剩余时间
:
扫一扫微信做题更方便
保安考试
1、总供给是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总产出),它描述了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当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时,总供给曲线具有正斜率,此时减税会使( )。
2、假定经济处于完全就业状态,总供给曲线为古典的情形,即总供给曲线垂直时,名义货币供应量增加20%,则( )。
3、当经济中出现供给冲击或超额需求时,都会导致经济偏离均衡状态,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供给冲击( )。
4、工资构成企业产品成本的一个重要部分,工资的粘性使成本没有变化或变动不大从而厂商也没有多大改变价格的动机,则由工资粘性理论可知,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趋势为( )。
5、货币可以分为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狭义货币通常指M0,广义货币指M1、M2、M3等,下面哪类属于M2,但不属于M1( )。
6、根据物品需要量与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动关系,可将物品划分为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其中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减少的原因在于( )。
7、按照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财政预算由( )组成。
8、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在坚持凯恩斯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接受了一些新古典学派的观点,该学派认为当劳动供给大于需求时( )。
9、在市场营销过程中,适宜采用刺激市场需求的状况是( )。
10、在成熟的商品经济社会中,市场是一个包括各类生产要素在内的有机体系,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其市场体系是由( )构成的。
11、宏观调控是指政府在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上,对( )进行调解和控制。
12、把投资当作利率的函数以后,西方学者进一步用IS曲线来说明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通过对IS曲线的移动来达到产品市场的均衡,则IS曲线向右移动可能的原因( )。
13、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 )。
14、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是( )。
15、只要存在商品经济时,就必然存在的经济规律是( )。